第1论文网
会计
|
房地产
|
证券
|
机械
|
自动化
|
财政
|
电子
|
RSS
首页
经济
理工
管理
法律
行政
英语
艺术
农学
医学
文史
教育
论文指导
搜索
更多栏目
首页
>
农学论文
>
农业基础科学论文
> 正文
WTO对我国粮食区域流通格局的影响
2006-10-30 15:11:08
博士教育网
google显示中...
中国参加WTO已成定局,无疑,今后的粮食进出口贸易将对国内的粮食区域格局产生重大影响。根据WTO的特点与国内有关资料表明影响有三:
一是从流量看,粮食产销之间的区域流通数量将不断扩大。由于目前中国除大米、部分杂粮以外,玉米、小麦等主要粮食品种的国内资源成本普遍高于国际市场,加入WTO后粮食进口数量将会有所增加。同时随着粮食生产布局结构调整的逐步到位,各地越来越多地按
经济
比较优质原则配置资源,粮食的区域流通数量也会逐渐增加。
二是从流向上看,加入WTO可能带来粮食区域格局的新变化,这里主要是东南沿海省份及京津等大城市的进口数量增加将影响区域流通格局,这些地区的饲料玉米有可能更多依靠进口,而使东北主产区的玉米扩大对日本、韩国及俄罗斯出口;小麦主产区也可能减少国内省份的调入,使小麦主产区增加向西部地区的流量。
三是从体制上看,加入WTO对粮食区域流通的最大冲击是对市场流通体制的影响。加入WTO意味着中国的粮食流通体制要与世界接轨,将进一步促进中国粮食市场化的改革,并且它还将会打破国有粮食企业垄断经营的格局,冲击地方保护主义,衔接产销区之间的利益,实现粮食贸易的规范有序竞争,促进粮食市场流通体系的不断完善。
目前,国务院决定浙江、上海、福建、广东、海南、江苏和北京、天津等产销区放开粮食收购,粮食价由市场调节。可以预见,粮食主产区也将按照市场化的取向,不断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产销区之间合作关系将进一步增强,国内粮食市场和国际粮食市场的整全程度将进一步提高,最后形成既与国际接轨也符合国情的、比较完善的粮食流通体制。
免责声明:本站文章均由网上收集,所有文章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在24小时内删除! 如果您发现侵犯您的权益,请即时通知,本站将立即删除!
阅读 () | 评论 () |
我来推荐
|
打印
|
收藏
最新文章
中国水产业大盘点
(2006-10-30)
当前农村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2006-10-30)
传统农区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
(2006-10-30)
当前台湾农业科技发展的特点分析
(2006-10-30)
论中国传统农业的“效率空间”及相关问题
(2006-10-30)
论中国北方畜牧业产生与环境的互动关系
(2006-10-30)
农村教育:现状、困难与对策
(2006-10-30)
我国农业创名牌的难点与对策
(2006-10-30)
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障碍与对策
(2006-10-30)
美国农业政策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启示
(2006-10-30)
推荐文章
中国水产业大盘点
(2006-10-30)
当前农村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2006-10-30)
传统农区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
(2006-10-30)
当前台湾农业科技发展的特点分析
(2006-10-30)
论中国传统农业的“效率空间”及相关问题
(2006-10-30)
论中国北方畜牧业产生与环境的互动关系
(2006-10-30)
农村教育:现状、困难与对策
(2006-10-30)
我国农业创名牌的难点与对策
(2006-10-30)
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的障碍与对策
(2006-10-30)
美国农业政策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启示
(2006-10-30)